没有成为地理学家的小明希望能够在这个博客继续私人创作,从底线上不向现实低头。

远乡漫谈·先驱者迈向大洋

*英国篇。是的我不仅对冷战史狂热还对工业革命史狂热。篇幅不长,恐有疏漏,望诸君不吝赐教。

*在曼彻斯特逛博物馆的时候真的哭得挺真情实感的,我的泪点或许有些奇特。不过那段纪录片不知为何一下子就刺中我了,叫我一下子没法绷住,大概其他的参观者看我这个蹲在纺织机前痛哭流涕的人也觉得莫名其妙。不过说实话,我其实出门去了对面航空航天厅后又对着飞机引擎大流眼泪……我只是喜欢飞机,一定是这样。

*不过也可能是这两年半了一直在第三世界混,冷不丁叫我到英国去走了一遭,直接被厚重历史扑了一脸,实在是喘不过气(关键我还对英国史相对来说比较熟悉)。讲真啊,看一个国家的未来发展,从看博物馆/科学馆就能看出来。小孩子从小接触到的东西,在成长之中必定会在他们的脑海里留下烙印,影响他们的发展选择。


先驱者迈向大洋

 

  "I sell here, Sir, what all the world desires to have - POWER"

 

  在曼彻斯特科学与工业博物馆的航空航天展览厅的入口处,悬挂着这样一句话。这是1776年,英国制造商和工程师,马修·博尔顿的一句著名的双关语。那是十八世纪,一种新的生产方式诞生了;而工业革命的先驱者,便是英国。这句话反映出了典型的、当时的英国人的思维:”POWER”, 既是动力,亦是权力;而在那个时代,这两者几乎是可以划上等号的。

 

  一直以来,我持有这样的观点:博物馆是彰显国家气质和国民性的最佳地点之一。这一点在英国的诸多博物馆里面尤为凸显。抵达曼彻斯特后,我毫无疑问地去向科学与工业博物馆,探访工业先声的足迹。

  在博物馆主楼,一群刚上小学的孩子在演出区排排坐下,观看《工业革命中的曼彻斯特秀》。那是一个互动型的演出,通过亲身参与,让孩子们体会蒸汽的力量,纺织品的韧性……演出内容横跨几个世纪,讲述了工业革命如何将这座城市变成世界性的都会。绘声绘色的表演令人动容,我想看完演出,但时间不允许。于是我穿过时间线大厅到纺织机展厅去。那些机器被精心保养,仍旧可以运作;我能想象出两个多世纪前它们全速运转的样子。我俯下身仔细查看那些零件,企图弄清楚它们的运转方法,突然,一旁的荧屏内传来了声音:

 

  “……那么,这些棉纺织机又为工业革命带来了怎样的变化呢?

  经过纺织机织就的棉布,具有更强的韧性,在极端的天气条件下,有着抵抗能力。

  因此,使用这些新型棉布做成船帆的航船,便能够迈向大洋的更远处,进行全新的贸易。

  这些贸易为英国带来了更加丰厚的利润,而这些资本正是……”

 

  我在一瞬间无法抑制自己的泪水流下来。尽管这看上去是不可思议并且毫无必要的。我总是为了这样的“伟大变革”而心生敬仰,不可自抑。荧屏上老电影一般的纪录片里,装载着新型动力机械和巨大船帆的船队整踏浪远航,到遥远的东方,到整个世界。

  我再看向那些运作的纺织机,只觉得它们沉默却倨傲地把世界都织了进去。我蹲在地上抱着头啜泣,不管身边的人投来怎样的目光。在那一刻我感到我被一股不可名状的精神力量所浸透,而它早已根植在我的大脑里。

  博物馆将火车站的旧址纳入其中,那是人类历史上沟通两个城市间的第一条客运铁路线,连通着曼彻斯特和利物浦。铁轨已有些锈蚀了,铁锈和一旁1830年的砖石仓库显出一种相得益彰的暗红色调。那日的天色阴沉,空中聚集着深蓝发乌的云,绵延无际;在经过一些高耸烟囱的时候,云层仿佛是排出的烟。

  我的耳边又响起刚才的《工业革命中的曼彻斯特秀》。主讲人热情昂扬,他激动地、饱含着深情向孩子们喊到:“这是毋庸置疑的!曼彻斯特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城市之一!”

  它确乎是伟大的。一座伟大的城市,一个伟大的时代,一场伟大的革命,一页崭新的历史。

 

  作为孤悬海外的岛屿,英国事实上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并不被欧陆诸强所重视、并视为威胁。当时,陆上的控制权是诸方争夺的焦点。这一状况一直持续到地理大发现之后,在目睹了西班牙、葡萄牙的冒险家们在海外赚得盆满钵满,人们的视线终于落在了海洋。岛国的优势便显现了出来:英国理应抓住机遇,发展海洋贸易。而腾飞的契机莫过于战胜了西班牙帝国的无敌舰队,——英国的海上力量不可小觑地崛起了,一直将英国划在主流文明之外的欧洲大陆,不得不开始正视它。

  英国扩大其海上霸权和商业霸权的途径主要是通过商业和殖民地的经济扩张。随着海外贸易不断扩张,其国家的精神面貌也随之改变。十七世纪英国发生了一场超越欧洲大陆普遍政治观念的重大事件:斩首查理一世。反抗国王的暴政逐渐转变成王权和民权的斗争,这一抗争象征着英国从中世纪走向了现代世界。而之后的光荣革命更是促进了英国内部制度的健全,为其外部崛起提供了坚实的条件。此时的英国怀有这样的自信:海洋竞争的规则应当由他们来制定。在连续征战中建立起的欧洲最强海军,将他们的触角延伸至全世界。

  重商在英国是历来的传统,奉行“自由市场”。自海上航路被打开后,来自非洲、美洲、亚洲的产品(作物以及财富)源源不断地运输进欧洲,欧洲的发展来到了一个繁荣的阶段,人口数量呈现爆发性趋势。另一方面,由于机械力代替了手工力,工厂代替了家庭式作坊,导致农业劳动力过剩,这些劳动力的再就业推动了工商业的发展。1623年詹姆斯一世设立专利保护制度以来,新发明的诞生层出不穷;而旧贵族的特权消失也使得英国社会结构发生改变,自由贸易的土壤日渐丰饶,市场不断扩大。丰富的煤铁储藏为英国提供了充足的资源;金融革命为即将到来的工业革命建立了高效有序的税收体系,英格兰银行创立,国债市场不断发展,工业革命的资金得到了保障。不断扩大的市场和产品需求促使着英国进行技术革新,以满足贸易的需要,而正是在全球贸易和殖民扩张的征途中,英国,作为工业革命的先驱者,迈向大洋,成为了全新一代的“日不落帝国”。

  英国哲学家休谟说:“我们被放在这有如戏院的世界上,每个事件的起源和缘由却完全隐瞒不让我们知道,我们既没有足够的智慧预见未来,也没有能力防止那些使我们受伤害的不幸事件的发生。我们被悬挂在永恒的疑惧之中。”而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则向人类传达了“自然能够被认知,用数学规律进行推导演算”的思想。近代科学技术将人类看待世界的方式改变了,一种在中世纪时罕有的,主动性的对于世界的认知和改造促使了人类技术的飞跃发展。技术革新不再是依靠对于传统经验的修补,在这一刻,创造的明灯照亮了历史的道路。1776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阐明了技术革命如何对于社会产生影响,提出的新的经济秩序。制度、技术、思想,诸方因素紧密融合,相互推进,把人类带入了机械化的时代。

 

  穿过爱尔兰海抵达北爱尔兰的贝尔法斯特,一路北上直至“巨人之路”。当我瞭望阳光下的北大西洋,一股激荡的、渴望慷慨高歌的情绪涌上心头,尽管洋面显得是那样地平静。这种情绪无关乎民族国界,只是一种对于人类认知自然、改造自然的豪情。大洋的对面是什么?该怎样更快捷地到地球的另一面去?世界应当如何联系在一起?于是先驱者迈向大洋,驾驶着新动力的船只,使用更加精确的钟表,测量太阳和星星。那是茫茫的大洋呵,广阔深蓝;那是勇士与未知世界惊心动魄的战役,用自己的一切去追求更加伟大的东西。

  我长久驻足在悬崖边上,尽管我明白我早已泪湿眼眶,两股战战。我眺望那些岩柱、港湾、白浪,眺望天边的船只与海岛;我的身后是北爱尔兰漫山遍野的牧场土地,羊群在吃草,远处是酿造威士忌的工厂,只待我一醉方休。

  我有些庆幸我是在(目前而言)足够成熟的年纪到英国去的,我能够尽我所能地去体味那些熟记于心的历史。我在英国度过了一个春天,暂且借住在英格兰东北工业小城的阁楼里,复而又做起了环绕苏格兰英格兰威尔士北爱尔兰的背包客。事实上,在我阅读历史的经历中,我第一个阅读完毕国别史的外国就是英国,但它长久以来都只是记忆中一遍遍被重复着刻板印象地标签,只是大事年表中反复出现的名字,只是荧幕上带着异域风情的他乡。——直到我真正踩在了这片土地上。

  当然,现代的英国早已不复“日不落帝国的辉煌”,但无论如何,一个在世界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主要国家总会以一种不容置疑的骄傲矗立在那里,坦荡荡地由着异乡的浪荡子,对它好奇打量个没完。那是历历在目之事,我始终不能忘怀,我站在泰晤士河轮渡的船尾甲板上,被明亮的阳光刺得睁不开眼睛。而就在某一刻,一道厚重的阴影投射下来,等我再度昂起头之际,伦敦塔桥挤进了我的眼睛,令我睚眦欲裂。它横在泰晤士河面上,用阳光下的投影包裹住整艘船,包裹住我;风在呼啸,纵使我再度回到阳光底下,依旧感觉到一股发自心底的寒意。历史书中无数遍出现的巨人在俯视着我,目光里却连轻蔑都不曾有一分……不,不,这是我小肚鸡肠的臆想,我只是一个普通人,一粒沙子,一个齿轮;我又怎么能自高自大,把自己同人类历史的见证者放在一起讨论呢?

  这倒并不是说我对于英国有着怎样放不下的执念与热爱,我只是赞叹敬仰于工业革命,正如我对于冷战时期太空竞赛的狂热。新技术与革命,新的制度,新的社会运行逻辑……这一切都令我如痴如醉。有一种说法叫做“没有工业革命就没有整个现代世界”,先驱者推开了现代化的大门,整个世界也不甘落后,跟随者先驱者的脚步。浪潮在涌动,新的,新的时代!

 

  第一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了机器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第三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

  第四次工业革命,全新技术革命,又将把人类历史引领至何方?我是多么地渴望,在我有生之年,还能看见再一次、又一次的技术大爆发,我是多么地渴望窥见未来的一鳞半爪,而不是靠我贫瘠的想象去胡乱猜测。

 

  未知是永远存在的,恐惧不可抹消。但先驱者总会迈出步子,迈向大洋,迈向宇宙。

 
评论(3)
热度(11)

© 即墨清潇 | Powered by LOFTER